科技的发展对于医疗来说,也是一种福音,因为只有科技的技术上去了,才能带动医疗的设备的升级。当然了,目前也是有许多的关于婴儿的一些疾病,当然在这里是无法全部都陈述出来。现在主要介绍一下乙肝母婴阻断的进展是什么情况了?
乙肝母婴阻断新进展怎么样了
乙型肝炎属于经血传播性疾病。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不安全注射、末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估计3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而感染。如果不采取免疫阻断措施,HBV感染母亲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感染上HBV;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感染风险约70~90%,HBsAg(+)/HBeAg(-)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感染风险约10~40%。
乙肝母婴阻断的历史是什么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学者开始使用新生儿被动免疫方法,为HBV感染母亲的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进行母婴阻断。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效果仅可达到37%~70%,且需要多次注射,价格昂贵,来源有限。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尝试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用主动免疫的方法实施母婴阻断。我国于1979年就有人开始用血源性乙肝疫苗为新生儿实施主动免疫,取得初步效果。1982年开始为20例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实施母婴阻断,半年后无1例新生儿感染HBV。随着全球的研究增多,新生儿主动+被动的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法逐渐发展成熟,并于2005年写入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但是,对于高病毒载量(HBV DNA>106 IU/ml)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尽管实施了主动+被动的联合免疫方法进行母婴阻断,仍有10%~20%的母婴阻断失败率,其主要原因是HBV的宫内感染。2000年以后,人们开始对高病毒载量的母亲在妊娠第三期使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降低母亲体内HBV DNA水平,加强母婴阻断效果,大大提高了母婴阻断成功率,使这些母亲所生新生儿母婴阻断成功率达到95%~99%。
目前来说对于一些疾病也是有许多人在关注,这样的话对于疾病治疗的推进也是有用的。因为是有关注度的话,对于乙肝的话也是会得到更多的人力去研究的。毕竟如果说没人关注的话,怕是也不会有多少人会提起这样的一种病的,孕妈们有空也可以多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