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牌袋鼠天天以泪洗面,并不夸张。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我总能比别人更早的感受到冬天的气息,知道编辑部的气温已经低于身体的舒适区。这一方面凭的是东北人对寒冷的敏锐直觉,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我头顶正上方的冷气不知被谁打开了,小手已经被呼呼地吹得冻僵。我决定,自己需要一个暖宝宝。
然而到了楼下小卖部,各种暖宝宝实在让我这个天秤座有点选择困难。尤其我发现这些暖宝宝虽然品牌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形象代言者:袋鼠。
于是选哪只袋鼠成为了困扰我的新问题。
当然,我最后做出了成年人的选择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被袋鼠搞晕的不是我一个人。在网上的一个暖宝宝评测中,测评者给袋鼠牌打了好评,然而这却让读者发出了更深层的灵魂拷问:网上那么多袋鼠,你们测的到底是哪个?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暖宝宝起源于日本,流行于中国。「暖宝宝」三个字本是专属于日本小*制药公司在中国的注册商标,却因为其可爱爱的发声方式,成为了暖贴在中国的俗称之一。
但小*制药公司的「暖宝宝」,却和袋鼠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熟知的袋鼠暖宝宝形象,是另一家日企——爱*思欧*玛式会社的招牌明星,暖暖家族系列暖贴。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2009 年左右,暖宝宝被中国企业盯上,开始了十多年的流浪。中国遍地出现的暖宝宝作坊,占领了国内市场。
——
01
吴绍忠,暖宝宝界教父级人物。
2007 年,他来到义乌创业,开过快餐店,干过电视购物,但业绩都不理想。
2008 年前后,他偶然发现了暖宝宝这个产品,开始尝试代销,每片利润五分钱,成果喜人。于是他又开启了淘宝店,销量继续猛增,最后产品火爆到让他干脆开了自己的生产线。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吴绍忠成立了中尚日化公司,专卖暖宝宝。相比于其他小商品零售,他动用了网络资源,在网上开展大额批发业务和网络在线营销,通过 B2B 电商打开市场,一片暖宝宝卖一元钱左右,依然是供不应求。到了 2013 年,中尚日化每天可生产暖宝宝 150 万片,建立了一个暖宝宝王国。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而包括中尚日化在内,当时全国各地出现的生产商、经销商,都在使用袋鼠包装。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袋鼠暖宝宝是网红经济的先行者,一直延续至今。在网上,一个个商户售卖着数以万计的暖宝宝,提供包装定制、Logo 设计的全套服务。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在线下,一个个代工厂和作坊,进行着暖宝宝的机械化生产和封装,成了村里的产业支柱。
OEM 代工、品牌授权、零售批发,暖宝宝的市场不断的扩大。每年有几亿片暖宝宝被打上不同的品牌,装进袋鼠的包装,发送到大江南北。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
02
各品牌的暖宝宝包装不一,但袋鼠一直是它们共同的主题。
对于袋鼠的形象,厂商们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敢于让设计师放飞思想。暖宝宝应该长啥样,每家都有一本账。
有些袋鼠虽然像是遭遇了降维打击,但依然保持着原版的痕迹。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有些即使画风崩成了《一拳超人》第二季,也没法动摇它要做一只袋鼠的决心。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有些袋鼠变胖了,有些袋鼠变萌了,但不论画风如何,包装上总是少不了不明觉厉的日文,时刻提醒着消费者,自己的霓虹血统。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然而,这些文字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日文的ぽかぽか,到热力热力、火力火力、火热火热,信达雅的词语让你产生了能看懂日语的错觉,最后又演变成了「括方括方」这种没每个字都能看懂,但就是不明白意义的后现代主义表达形式。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相比之下,最稳定不变的就是那个蓝色底的「贴」字了,因其准确、醒目的表现出了产品的特性而一再被保留。不过它也逐渐被博大精深的现代汉语所同化,从日文变成繁体中文再到简体中文。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随着包装上的字样从「日本製」成为「国货精品」,画风也从萌系日漫变成了动画城,暖宝宝完成了由日入华的彻底蜕变。只剩下了袋鼠的意象。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有些厂商明显是想痛定思痛换掉袋鼠,但又放不下情怀,最后折中选择了考拉,另一种大洋洲的有袋动物。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当然上过暖宝宝封面的动物不止袋鼠一种,但不论是北极熊还是松鼠,最后都只能活在袋鼠的光环之下。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
03
为什么袋鼠如此被暖宝宝钟爱?大概是因为袋鼠的袋子真的很温暖。所以一些暖宝宝业界的保守派们,始终没法放下对原版袋鼠的牵挂。虽然都是国产暖宝宝,却依旧保持着日文彩印,只在细节上进行着纳米级别的创新。
让小袋鼠回头,让大袋鼠戴帽,双胞胎、三胞胎,袋鼠家的情况在不断变化。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包装上相同又不同的袋鼠一家,会发现其中还隐着一个故事:从前啊,袋鼠妈妈和小袋鼠愉快的生活着,小袋鼠住在妈妈温暖的育儿袋里好不幸福。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后来啊,妈妈生了二胎,小袋鼠有了弟弟,育儿袋里热闹了起来,温暖也加倍了。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等妈妈生了三胎,育儿袋里开始拥挤了起来,小袋鼠们开始厌烦育儿袋里的生活,想去外面的世界探险。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等小袋鼠们长大了,他们离开了妈妈,去大森林里生活了,只剩下袋鼠妈妈,挺着空的育儿袋在家。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留守的袋鼠妈妈从一个变成了两个,从两个变成更多,她们聚在一起相互取暖,仍然想念着身在远方的孩子。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渐渐的袋鼠妈妈老了,她戴上了头巾,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大妈。但她依然笑着面对生活,每天准备着给自己的孩子送去温暖。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原来,袋鼠暖宝宝在讲述一个孩子与父母渐行渐远的故事,表现了社会老龄化的现实问题。
更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下面这张图,小袋鼠中开始出现了区别,两只小袋鼠显然长得不同,明确表明这不是双胞胎,而是二胎!主题紧跟时代步伐,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
04
虽然袋鼠暖宝宝的山寨性质昭然若揭,不少还是山寨的山寨,但不要因此就以为它们是三无产品。
它们的包装袋上写着生产厂商和日期,网店上贴着注册商标和检验报告。
在知识产权局,你能找到很多袋鼠暖宝宝的注册信息,就连日版的原装设计,也早在 2009 年被原封不动的申请成了外观专利。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有些包装向原版致敬,让日本网友都傻傻分不清。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就连这个把御三家小火龙戴上兽耳强行变成袋鼠的「袋鼠龙」,也是有据可查的正规产品。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众多正规品牌中,我还在义乌找到了正品袋鼠。封面上的大袋鼠看向后方,仿佛在与市面上所有其他的袋鼠对视,宣传图下方大大的「不怕线上品牌投诉」标语,昭示着自己不平凡的品质。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创意
正品袋鼠的产品介绍更是让人动容——没能让家家户户用上自己的暖宝宝,是它始终的遗憾。让其他假袋鼠品牌有机可乘,是它一辈子的愧疚。而连续的三个对不起,更道出了商品维权的辛酸。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袋鼠暖宝宝的泛滥,也颠覆了部分消费者崇洋媚外的观念。
多数贴牌暖宝宝为了节省成本都使用仿造的包装,经常会把日文一同印在包装上。会舍弃日文,用中文重新设计包装的暖宝宝往往来自更大更正规的厂商。因此行业中逐渐出现了日文包装=假货,中文包装=正品的独特现象。
袋鼠暖宝宝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法实现了民族品牌对外来资本的赶超。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按照上面的套路,我感觉自己也可以弄个袋鼠品牌。重新设计包装,估计能成为爆款,注册商标的名字已经想好,就叫「袋鳄人」。
图片来自:游戏研究社
——
05
袋鼠暖宝宝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样的剧情我们很熟悉。在巨大的内需和足够下沉的市场推动下,暖宝宝产业蓬勃发展,养活了无数从草根起来的企业和普通工人。但这也是特殊环境下的「正常」现象,就像那天冻僵的我一样,我更关心的是让自己暖和起来,任何暖宝宝我都会欣然接受,它的来历我也并不在乎。
然而热帖的作用毕竟是短效的,我真正想做的,是在天气变得更冷,暖贴的热度褪去前,摸到家里的暖气。
·
·
——
用专业,研究美好生活
排版夭夭责编Kuma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