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急诊科医生,巍子见过很多生死故事,看尽人生百态。在就诊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急诊患者往往忽略了身体发出来的“信号”。
如何识别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信号接收后,我们该要怎么办?急诊科医生高巍从就诊经历和医学知识出发,告诉大家如何破解身体的“求救信号”。
巍子演讲视频
我叫高巍,是一名在急诊科工作的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医学知识科普者。
科普源于我的一个噩梦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做科普?这源于我做的一个梦,那天我梦见我得了胃癌,我当时想,作为一个医生,我面对疾病,都那么地惊慌、无助,那我的病人呢?我睡醒之后我把手机所有的游戏都删了,开始着手写科普。
科普让我觉得既简单又难。因为我是医生,所以写科普很简单;但难就难在如何让人看懂、学会,如何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益?后来我不断地尝试摸索,尝试用故事写科普。
我有一篇文章点击量过亿,讲的是蜜蜂蜇伤后的急救,我用一生一死两个案例,给大家科普学会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死是,一个小女孩儿去姥姥家,被蜜蜂蜇伤后出现大面积皮疹、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家长错误地认为距家三分钟的社区医院不管用,驾车去了大医院,错过孩子最宝贵的抢救时间。
生是一个患者看过相关科普,当被蜜蜂蜇伤后,身体出现浅层皮疹、喉咙不适等潜在求救信号时,他及时就近就医,成功自救。这个故事也让很多老百姓得知,出现过敏反应时,我们该就近治疗。
科普是可以救命的,
文章是需要有温度的
我认为,科普是可以救命的,文章是需要有温度的。半年前我写了一篇文章,感动了许多人,讲的是“十年前我救治一位烧伤患者”的故事。
十年前我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生,收治了一位重症聋哑患者,21天21夜的救治,3个月的坚持,我们终于让他活了下来。
那篇文章,我边写边流泪,也是那篇文章让大家知道原来医生并不冷,让大家看到我们医生背后的默默付出,但是更想让医生看到患者就诊的艰辛和不易。
一次120急救的经历,让我开始做起了线下科普的公益急救培训。
有次我出120急救班,亲眼看到一位母亲,因为错误的急救方法导致孩子死亡。那一刻,我在想我究竟能做些什么?于是我和朋友组织了急救团队,为大家科普急救知识。
我们的线下急救培训,一场最多有500人,最少只有1个人。那个人我记得特别清楚,是一位大姐,她告诉我说“巍子你知道吗?我的父亲是突发心脏疾病死亡的,我的弟弟也是。我的爱人也有心脏病,每天夜里醒来翻身,都要摸他一下,怕他凉了。”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要把科普这件事情做好的决心。
在我文章的留言里,至少救过107条生命,所以我想让大家逐渐学会解读身体的求救信号,当信号来临时,能及时自救。而学会解读的前提是,我们要关注身体及身体发出的信号。
我们要关注身体求救信号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觉得疼痛很简单,同样是疼,但这个信号背后所反映的信号可大不相同。
在几个月前,正值我急诊白班,有一位中年男性被诊断出输尿管结石,打了止疼针后,他就回家了。没想到过了一天,这个患者再次来到诊室,同样因为左侧的腰疼,但是不同的是,他躺在床上安安静静地喊着疼,他疼地太安静了,脸色已经苍白,这让我内心十分不安。我建议家长做一个心电图,但家属其实并不太理解,毕竟从表面上来看,腰疼打个止疼针就差不多了,为什么还要去拍片?
但是我坚持自己的做法,那一刻我希望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但是结果出来以后,B超显示主动脉夹层,这个病像一个炸弹一样,一旦破裂随时宣告生命结束。所以我们要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不能说今天这个部位疼就是这类病,疾病和疾病会发展的,那么身体发出求救信号时,我们该怎么做?
今天我在这里借头条这个舞台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些日常中的急救技能。
“一拍一挤”婴儿卡喉急救法
第一个是救了1000万人的技能,这个名字叫“海姆立克”急救法,它是针对完全梗阻性义务卡喉引起窒息的急救方法。众所周知,我们喉部有两个通道,一个是吃东西的“食管”,一个是呼吸的“气管”,小孩儿吃东西、大哭大笑、跑跑闹闹的时候,忽然食物从食管到气管了,这样一个时间段该怎么办?
这个方法是针对于不可站立的婴儿。
第一
我建议我们大家蹲下或跪下,用两个手指夹住孩子的颧骨,让孩子趴在我们一侧的前臂上,头冲下,身体冲上,45°斜倾;
第二
用另一只手拍打孩子两个肩胛骨连线的中点处,进行五次大力的拍击;
第三
因为孩子这样一个时间段会痛苦、会挣扎,所以拍打五次之后要夹住孩子,翻到另一侧,首先看孩子有没有面色变红润,有没有哭出声音来;假如没有,用两个手指在孩子两个肩胛骨的中点处挤压五次,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异物的排出。
这个就是针对不可站立的孩子的方法,很简单,但是真的可以救命。一次,我在诊室班的时候,一个妈妈抱着孩子跑来,那个孩子两岁多,他是吃了邻居给的一块糖,但是没有人会急救,来的时候孩子已经没有一点生命迹象了。
我们回头觉得实在太可惜了,怎么不会呢?它很简单,可以救人,所以我希望我们大家可以掌握“一拍一挤”的急救技能。
“剪刀、石头、布”成人卡喉急救法
还有一个方法是针对于我们大家可以站立的成人。假设成年人吃东西的时候卡住了,可能已经呼吸不了了,这样一个时间段他可能会有一个V字手的动作。
作为施救者,这样一个时间段,你要站在他的身后,采用前腿攻、后腿绷的姿势。大家一定要记住“剪刀、石头、布”的口诀。
“剪刀”是找到肚脐上两横指的位置;
“石头”是找到位置后,手握成拳头状放在刚刚的位置;
“布”是指用另外一只手包住拳头,快速且大力地向后上方冲击,直至异物的排出。
孩子是“一拍一挤”,成人就是“剪刀石头布”,很简单,关键时刻真能救命。当身体出现潜在信号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及时关注。刚才还原真实的现场,也是因为想告诉大家,其实意外离我们并不远。
穿上白大衣,我们是医者,救急扶伤;脱下白大衣,拿起麦克风,我们是健康知识传播者,让我们大家一起助力健康中国,让我们每个人都健康,谢谢大家。
本期演讲者:高巍
今日头条健康真相官
如果身体会说话,你会跟它聊些什么?TA又会告诉你什么样的答案?
今日头条海绵演讲联合《生命时报》,邀请5位健康领域的讲者,带你穿越生命之旅,一起解读身体的“语言密码”。
希望通过这些演讲,能够帮你进一步了解自我,让生命变得更丰盛。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喜欢,就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