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生活健康网新闻正文

年月带走了你的头发也带走了你的自恋

2020-01-13 02:08:40  阅读:7811+ 作者:责任编辑NO。卢泓钢0469

希腊神话中,美少年 Narcissus 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无法自拔地爱上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最终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水仙花(Narcissus)。后来,人们把美少年那样极度迷恋自我的行为称为“自恋”(Narcissism)。

如今,“见到反光的地方就要照镜子”、“照片p成天仙下凡才能发朋友圈”的例子,在年轻人中比比皆是。自恋,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人中非常流行的性格特征。

几千年后,黄晓明在节目中的自恋言行,也形成了新的学派“明学”| 《中餐厅》

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年纪增长,这种自恋的性格可能也正发生着变化

19 世纪末,弗洛伊德将“自恋”引入心理学专著,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自恋成为一种人格障碍,其特点包括过度沉迷于自我、浮夸、喜欢炫耀、渴望他人追捧、缺乏同情心。

当然,大部分人的自恋,并不足以诊断为“自恋人格障碍”。他们只是表现出了某些特征——以自我为中心,有很高的自我评价,采用各种手段来维护、提升公众形象,比如吹个牛、整个容;同时又很敏感,当别人的言行威胁到自己的形象时(如揭穿牛皮、曝光整容前照片),他们容易表现出愤怒、敌意,乃至攻击性行为。

自大的人还会敏感?这不矛盾,参考一下特朗普,他甚至会因为媒体拍他的照片不好看而抓狂 | Gage Skidmore / Wikimedia Commons

当年华老去,少了的不止是头发

在一项关于自恋的大规模研究中,通过追踪研究对象在不同年纪的表现,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老了,有些自恋特征会减轻

例如,从 13 岁到 77 岁,随着年龄增加,敏感、易被激怒的程度一直在下降;尤其 40 岁以后,下降得更加明显。类似地,任性、自大这些“症状”也不断减少,但降低幅度比较小。

有些自恋特征则会随年纪而增加,例如自主性和野心

野心会随着年纪而增加 | Pixabay

另外一批心理学家着重关注了 20~30 岁的自恋走向,发现自大、任性等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自恋下降一般发生在中年以后。

同时,虽然自恋会随着年龄而改变,但它在人群中的相对水平却很稳定。你身边那个自恋的家伙,到了中年、老年,很可能还是伙伴里最自恋的那个人。

自恋为何会起起伏伏

搞清楚自恋如何变化以后,新的问题又来了——自恋为什么有时降、有时升呢?对此,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假设。

1

社会角色变化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自恋的发展应该要顺应人格成熟、社会角色变化的要求

作为成年人,如果再像小时候那般任性、敏感、爱怼人,往往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客户、老板或恋爱对象。这些自恋的特征,不利于在成人社会里行走江湖。

有研究者认为,第一份工作是自恋水平降低的重要动力。自恋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接受批评,当他们不得不接受反馈,他们可能就会反思,明白自己并没那么出色。

工作不得不接受反馈,可能会降低自恋水平 | Pixabay

而自主、有野心这些特征,虽然也是自恋,却不会破坏人际关系,人们也普遍接纳、甚至赞赏有抱负的成年人。所以,随着年纪增长,这些特征不降反升。

2

重大生活事件

另一种解释则认为,经历某些重大的生活事件后,人的自恋水平会改变。心理学家对近一万名德国青年进行了为期十年的调查,从他们的20岁追踪至30岁,结果发现:

>> 生活小习惯

当饮食或睡眠的习惯发生改变、并且自己认可这种改变时,青年人的自恋水平会轻度上升。研究者猜测,这可能是因为生活小习惯的改变,可以改善健康、身材、生活品质等,从而让人自我感觉良好。

>> 分手

失恋后,如果积极看待分手,青年人的自恋程度会轻度上升。虽然分手是件悲伤的事,但如果自己不认为它是消极的,甚至化悲痛为动力,切换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模式,那人们会感觉自己有能力扭转颓势,掌控自己的命运。

化悲痛为动力,分手也能增加自恋水平 | Pexels

>> 转学

当以积极的心态经历转学时,自恋程度会小幅上涨。成功转学,意味着进入到一个更对自己最合适的学习环境,同时让人觉得拥有自主权,把握了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 考试挂科

在重大考试中失败,青年人的自恋也会有所升高。这个结果也相当反直觉,但自恋的同学就是这样不走寻常路。为了抵御挂科带来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学霸形象的破坏,自恋者的自尊心会报复性升高,以维护隐藏的玻璃心。

考试挂科也可以提升自恋水平 | Pixabay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述事件与自恋的变化有关;但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到底如何影响了自恋。目前还无法排除另一种可能性——自恋水平提高在先,这些生活事件发生在后。但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可能在自恋者看来,都是支持自己优秀的证据。

有些自恋,是写在 DNA 里的

既然人格的成熟、生活的变故,都可能引起自恋水平的变化,那为什么比较自恋的年轻人,老了也仍然是比较自恋的老人家?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遗传

国外的和我们自己的双胞胎研究都发现:一般来说,自恋水平的高低,一半由遗传决定,一半由环境(例如各种生活事件)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患上自恋人格障碍,主要也看遗传,即父母等近亲是否自恋。

双胞胎实验是经典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 Pixabay

双胞胎实验是经典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双胞胎有两种: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完全相同,异卵双胞胎则跟普通兄弟姐妹一样。一对双胞胎的许多成长条件、环境影响是类似的。因而,同卵双胞胎二人的性格是否比异卵双胞胎二人的性格更相似,就与基因有关。如果在自恋这件事上,与异卵双胞胎相比,同卵双胞胎彼此更相似,则意味着自恋受基因影响。

通过追踪双胞胎,我们发现:影响自恋的遗传因子不会随年龄而变化,而是坚定不移地维持着自恋者良好的自我感觉。也就是说,有一些基因令人年少轻狂;当人到中年,它们依然令人轻狂。

影响自恋的环境因素,则会随着年龄不断变化;相应地,自恋的程度也就发生了改变。

遗传令自恋稳定,环境使自恋改变。

跟高度自恋的人谈恋爱,最好想一想

研究自恋有什么好处呢?其实,它能帮助我们避开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坑。

比如,新认识的恋爱对象自信满满,还喜欢上演霸道总裁/女神的戏码。你可要小心了,留心观察 TA 是否自恋,最好再打听 TA 与其他人交往的故事,甚至是“家族史”。

毕竟有研究显示,跟高自恋水平的人谈恋爱会很受伤。加之遗传作用下的自恋很稳定,一些自恋“症状”还会随年龄而加重,霸道总裁此刻爱上我,将来也可能会伤害我。而且,自恋的人享受自恋的感觉,想改变他们很难。

图 | Pixabay

如果自己是个自恋的人,是不是过不好这一生了?

也不一定。一方面,随着你越来越老,你有希望变得不那么自恋。另一方面,这些“症状”也不全是负面的,可以多在被社会赞许的自信、有抱负等方面下功夫,有意识地控制敏感、任性这些不受待见的个性。

自恋的人慢慢的变多,人们对自恋也不再谈虎色变。如果实在无力改变,自己也不需要有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2] Chopik, W. J., & Grimm, K. J. (2019). Longitudinal Changes and Historic Differences in Narcissism From Adolescence to Older Adulthood. Psychology and Aging, 34(8), 1109–1123.

[3] Grosz, M. P., G llner, R., Rose, N., Spengler, M., Trautwein, U., Rauthmann, J. F., … Roberts, B. W. (2019). The development of narcissistic admiration and machiavellianism in early adulth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6(3), 467–482.

[4] Livesley, W. J., Jang, K. L., & Vernon, P. A. (1998). Phenotypic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traits delineating personality disorder.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5(10), 941-948.

[5] Luo, Y. L. L., & Cai, H. Stubborn narcissists: phenotypic and genetic evid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under review.

[6] Luo, Y. L. L., Cai, H., Sedikides, C., & Song, H. R. (2014). Distinguishing communal narcissism from agentic narcissism: A behavior genetics analysis on the agency-communion model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9, 52-58.

[7] Miller, J. D., Lynam, D. R., Hyatt, C. S., & Campbell, W. K. (2017). Controversies in Narcissism. Annu Rev Clin Psychol, 13, 291-315.

[8] Vernon, P. A., Villani, V. C., Vickers, L. C., & Harris, J. A. (2008). A behavioral 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Dark Triad and the Big 5.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2), 445-452.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