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生活健康网新闻正文

解放军总医院房颤中心中国房颤日学术周活动

2017-06-08 18:35:09  阅读:46+

        6月6日为中国房颤日。中国房颤日是201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八大学会联合发起的中国房颤联盟(CNAFA)倡导成立,旨在提高公众对房颤脑卒中的预防意识,减轻房颤引发卒中的危害,减轻社会经济健康负担。




       解放军总医院郭豫涛教授介绍,房颤是最常见的心率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患病率增加,脑卒中/血栓是房颤产生的主要危害。以2004年印尼海啸导致的后果作参照,海啸导致人群30天内死亡率为25%,致残率为10%,而未抗凝治疗的房颤人群发生脑卒中后死亡率为25%,致残率为50%,抗凝治疗房颤人群脑卒中相关的死亡率将降至9%,致残率为42%。因此,若不抗凝治疗,房颤导致的危害级别可能比发生一次海啸还严重。然而,目前中国房颤人群抗凝治疗率虽然有所提高,但仍显著不足,体现在抗凝药物使用率低,或不恰当地使用抗栓药物,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未抗凝治疗的患者比例仍较高。另外,公众对房颤脑卒中的危害认识不够,10%患者发生脑卒中后就诊,才发现存在房颤。因此需要对公众进行房颤筛查,房颤危害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房颤中心策划中国房颤日学术周活动。中国房颤日学术周以“心健康万里行健康教育”开始,6月5日心健康万里行健康教育第二站将继续海淀丰台“红军所”健康教育之后走入朝阳常营万象新天社区,继续“认识血栓,关心行动”,对朝阳社区居民进行 房颤及脑卒中风险筛查,以及健康咨询和义诊,从而启动房颤日教育周。本次房颤日教育周主题是“认识心慌,合理诊治”。6月6日房颤日,本次房颤日主题是“爱心护脑,关注房颤”。房颤日当天,将组织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大厅进行房颤知识宣教,宣教内容包括房颤危害、房颤抗凝管理,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治疗等。同时,多领域专家将在当天对公众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当天的义诊活动首次将通过网上直播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



       6月8日解放军总医院房颤中心还将组织两场学术活动,分别是第二届房颤精准消融治疗论坛,及磁导航中美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学术活动以手术演示,病例交流等多种形式,交流房颤管理的新技术。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郭豫涛主任医师访谈:


       记者:为什么要重视房颤?


       郭豫涛: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且20%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房颤,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我国房颤卒中治疗显著落后于欧美等国家,由于房颤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等特点,存在房颤筛查不足,诊断率低,抗凝治疗不充分等问题。1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时首次诊断房颤,他们发生脑卒中时并不知道自己有房颤,失去防治血栓的“窗口期”。因此,筛查无症状房颤,给予恰当的抗凝治疗,有效防治脑卒中。


       记者:为什么要监测房颤?


       郭豫涛:房颤危害大,因此越来越重视对房颤的预防及筛查。2017年5月9日,国际房颤筛查联盟在北美心脏病协会《循环》(Circulation)杂志发表房颤筛查报告,规范房颤筛查。


       房颤筛查国际联盟2015年9月成立,由60名国际专家成员组成,讨论并建立了房颤筛查策略规范。2016年8月,51名专家成员在罗马讨论了拟定的初稿及房颤筛查要点,强调对于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单次心电图检查或2周间断心电图不足以帮助患者排除房颤风险。而如果近期有不明原因脑卒中,应加强心电监测。


       房颤筛查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谁”应该筛查房颤:年龄超过65岁以上人群应该筛查房颤;已诊断房颤但未治疗的人群应该监测心律明确房颤发展情况。


       (2)“在哪儿”筛查房颤:医院或社区。


       (3)“怎么”筛查房颤:检查脉搏,脉搏异常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或长程心电监控等。如对75岁以上或75岁以下但高危的人群,进行持续2周的心电图筛查,而发生不明原因脑卒中后的人群需要长期持续心电监测筛查房颤


       记者:刚刚提到房颤主要的危害是脑卒中及血栓,如何防治房颤相关的血栓呢?


       郭豫涛:需对房颤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如果血栓风险高危,需口服抗凝药物进行防治。目前的口服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是一类药物,相对于传统的口服抗凝药物而言,称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包括几种不同的药物,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啊哌沙班及依度沙班。在我国,获批用于房颤脑卒中预防的药物是达比加群及利伐沙班。在我国,利伐沙班还获批用于肺栓塞患者。其实“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已经不新了,从2009年第一个口服抗凝药物发布临床3期试验,到现在已经有8年了,积累了大量“真实世界”使用的经验。我们需要提高大众及医生的抗凝治疗意识,同时也应规范抗凝治疗,加强口服抗凝药物的诊后管理及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出血风险的管理,使房颤患者最大程度获益于抗凝治疗。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