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生活健康网新闻正文

芈月不是唯一女帝 中国古代女皇盘点

2018-02-14 00:06:33  阅读:40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苗侨伟
女性专政,在中国封建社会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是即便如此严格的政权制度下,仍然诞生了武则天这样的正统的女性帝王。而且除了武则天之外,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女性统治者,无论是在台前还是幕后,都有她们统治的痕迹,正如现在正在热播的芈月传,无疑也是一位传奇的女性统治者。

  那么除了武则天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统治者呢?

  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吕雉

  吕雉,也就是人称的吕后,她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女政治家。当年,不到20岁的吕雉只是风华正茂的年轻姑娘,听父亲说刘邦有副富贵相,不禁偷看了一下,于是,便走进了简单不能简单的洞房。

  花烛之夜后,她成为了大自己15岁的刘邦的媳妇。婚后生儿育女,女儿名叫刘乐,儿子名叫刘盈。本来,她大可以成为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然而,她丈夫刘邦的一次在芒砀山的不平凡举动注定了她作为妻子不平凡的一生。

  刘邦在泗上亭长的任上因芒砀山斩蛇起义,而走上君临天下的皇帝宝座。在他称帝之前,吕雉因为被楚霸王项羽俘虏而没有多少作为。但是,在刘邦称帝的8年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的吕雉却将一位女政治家的素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她协助丈夫镇压反叛,打击割据势力,为巩固刘氏王朝的统一西汉政权立下了不世之功,同时,吕后也练就成为一个坚毅果敢、善权谋的女政治家。尽管,吕后在自己与刘邦的爱情方面,以及在儿子的婚姻方面饱受历史诟病,但历代的史官们却承认,吕后是个很强大的政治家。

  “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她无为而治,让老百姓过得和谐而滋润,为之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改革家:冯太后

  在此两百多年后,又一位女政治家在中国的北方再次崛起,她就是北魏的冯太后。她14岁时被选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后被册封为皇后。拓跋濬死后,冯氏掌握政权。

  北魏献文帝即位后尊冯氏为皇太后。在冯太后的指导和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冯太后无疑是中国第一位女改革家。冯太后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痛苦的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

  公元465年,北魏的第四代皇帝文成帝去世后,其子献文帝继位后,不久禅位于5岁的孝文帝。其间的20多年中,冯太后两次临朝称制,威摄天下,维新易度,推行汉化政策,大刀阔斧地改革朝政,不仅创造了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也促进各民族相互融合,不但消除了战乱危机,也使中华民族增添了新的因子和勃勃生机,为隋唐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冯太后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和功不可没的卓越改革家,但是,性别岐视给她造成不白之冤,让她在历史灰尘中埋没了上千年。以至近代女权运动兴起,有不少关于写她的作品问世,有戏剧,有小说,也有传记。

  尽管这些作品都力求宣扬她的功绩,为她正名。但因资料所限,都写了宫廷斗争,涉及改革很少,让人感到力不从心。然而,改革让她付出一生的心血,也成就了她的大业。

  虽然史书记载极其简单,班禄、均田、建立三长,是史家莫不称赞的“太和改制”,即便是《魏书》所载的也不足千字,解除禁田文字更少,这就给她蒙上了历史迷雾,任后人随意评说。

  三、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因此,说到女性参政时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名字。她聪明机智,城府深厚,计谋出众。在辅佐唐高宗李治近30年后,便亲登帝位,自封“圣神皇帝”,改大唐为大周,成为中国封建史上空前绝后的正统女皇帝。

  她从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然史册,成为中国历史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千古佳话。

  说起来,女性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中,本来就没有一席之地,但偏偏皇宫里的女人却时时处处离不开政治权力,因此,历朝历代的后宫斗争无不与政治权力相关。

  当然,女性要掌握政治权力,就必须参政。但是,女人们要想参政,就必须首先获得皇帝的喜欢何宠爱。然后,才能获得龙床革命的成功,以致兵不血刃地掌握最高权力而君临天下。

  武则天原名武曌,唐太宗李世民时期被选入宫中,被封为“才人”,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就是这个“媚娘”,貌美如花,却手段毒辣,以致能在残酷的后宫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登上统率六宫的皇后之位。

  当时,李世民日见年高老迈,年轻貌美的武则天开始与李治发生了暧昧关系。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不得不被发配到感业寺。按说,以后的生活只能青灯古佛,但武则天是一个绝对不会甘心了此一生的女性。

  她抓住了李治进寺祭拜父皇的机会,见到李治,百般诉衷肠,终于使得李治从此留恋感业寺,然后,一步步如愿以偿地将自己接回大明宫,并且开始有机会辅佐身心交瘁的李治,在李治死后成为至尊红颜的一代女皇。

  四、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萧燕燕

  萧太后是一位中国少数民族的女政治家,她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在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军事家。

  其实,说起萧太后,人们并不陌生,她就是《杨家将》一书中杀伐决断的萧太后。不过历史上的萧太后却不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是率领虎狼之师与北宋大战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而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女功臣。

  当时,辽景宗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的确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事业,但自幼身体一直不好,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她的皇后萧燕燕。乾亨四年,即公元982年9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当时辽圣宗只有12岁,萧燕燕也不过30岁,在辽臣耶律斜轸和汉臣韩德让的辅佐下,萧太后和辽圣宗的地位才得以巩固下来。

  第二年,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萧太后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蕃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薄赋徭,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与宋讲和,坐收岁币之力,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

  萧太后的军事阅历十分丰富,《辽史》的编纂者认为“澶渊之役”是她军事生涯中最光彩的一页。在宋辽战争中,萧太后能够“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城野战,是历史上少见的女中豪杰。

  正因为如此,萧太后率军把北宋部队杀得大败而归。几年后又与宋真宗确立“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

  五、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皇太后:慈禧太后

  提起慈禧太后,虽然她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成为一代女皇,但是,她却和吕后、冯太后、萧太后一样,也是一位无冕女皇。

  慈禧的一生几乎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慈禧在咸丰皇帝在世时,就常常帮皇帝批阅奏折,她从中学到了不少帝国大事,也正是从那时起,她就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政治才能和判断力,她对政治有着其他女人难以理解的兴趣。秀女出身的慈禧,雪明花艳,风情万种,以致让咸丰皇帝对她十分迷恋。结果,她在众多的妃嫔中脱颖而出。

  《十叶野闻》就记载了咸丰皇帝迷恋年轻时慈禧的情景:“当文宗初幸慈禧之日,颇有惑溺之象,《长恨歌》中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者,仿佛似之。”咸丰皇帝留连声色,身体渐衰,慈禧就开始协助整理奏折,继而阅览各省章奏,逐渐地就变成多数奏章的批阅由自己作主。当时,慈禧不仅妩媚迷人,而且聪明伶俐,因此更博得咸丰皇帝的欢心。

  咸丰皇帝看出了她对政治拥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他的遗嘱里表明让肃顺等八大臣理政,再用两宫皇太后来牵制八大臣,但他却没有明确皇权到底由谁来执行,这使得两宫皇太后和八大臣的矛盾日渐加深。但是,慈禧却明白要想和东太后慈安和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相抗衡,她必须寻找一个强有力的合作者,她看中了咸丰皇帝的六弟恭亲王奕?。

  这位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和良好的外交能力,但因为咸丰皇帝的嫉妒心理使他被排挤在最高权力集团之外。咸丰皇帝在热河驾崩时,奕?不在热河而在北京,慈禧通过秘密的方式联络了奕?,并且通过奕?获得了外国使臣支持“两宫皇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制度。

  在肃顺等人的忘乎所以的疏忽之下,奕?悄然现身在热河,并慈禧与商议和策划了“辛酉政变”。结果扳倒了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正式开始她的第一次垂帘听政。

  本来,皇权斗争,互相利用而已。因此,后来刚愎自用的奕?就变得成为如同慈安一样的绊脚石,慈禧开始频繁找借口来打压奕?,奕?不得不臣服于慈禧,最终被排挤出最高权力集团。

  儿子同治帝之死成就了慈禧的第二次垂帘听政,慈禧选择了既是自己的侄子又是自己的外甥的光绪帝来继承大统,因为当时光绪帝的年龄还小,慈禧又可以重新掌握至高无上的皇权了,从而走上大清王朝权力的巅峰,以致她垂帘听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

  女性强势参政,这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演变中只是少数特例,也就是说,不是依靠制度的推进,而是依靠雄才大略女性的出现。但是,在中国王朝更替的过程中,掌握王朝最高权力的女政治家还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们的专权朝政,在中国男权王朝的传承中,给予历史一种女性的统治方式。她们能够上台执政,无疑是历史的一种进步,为社会带来了发展,开创了一种新的政治统治格局。

年度大戏《芈月传》已经正式开播,也让观众们第一次了解到了这位古代封建社会中又一位权倾天下的女性统治者。不少观众在感叹孙俪绝佳演技的同时,也开始询问,历史上到底是否有芈月其人?或者芈月的历史原型又是谁呢?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芈月的原型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宣太后——芈(mǐ)八子,话说这芈八子是何许人也?可能很多观众都不了解,但是要是说起她孙子的孙子,大家可能就如雷贯耳了,没错,芈月孙子的孙子,正是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就是说,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封建第一帝王秦始皇,其实是芈月的孙子的孙子。

  秦始皇为何能够统一天下?是不是有家族遗传的先天优良基因?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是被吕不韦一手栽培出来的,但是秦始皇的太爷爷秦昭襄王嬴稷可是个绝对重量级的君王,在为足足56年,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也是十分罕见地长寿君王了。

  不过要说秦昭襄王嬴稷长寿,那他的母亲就更长寿了,而这位长寿老太太正是《芈月传》的主角芈月的原型芈八子,公元前306年,17岁的嬴稷即位秦王,芈八子成为太后。值得一提的是,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太后”尊号的女人,也是第一个以太后身份临朝摄政的女人,长达41年,前无古人。85年后,她的玄孙嬴政首次统一全国,成为中国历史上使用“皇帝”称号的第一人。跟他高祖奶奶芈八子一样,前无古人。

  这芈八子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八子”是进秦国后宫的封号。那个时期,诸侯间流行“媵妾婚”,简单说就是娶一个正夫人附送八个陪嫁,然后按照地位高低编进后宫。芈八子的地位不高,在陪嫁的8个妾室中都要拍到最后一个,而也正是这样一个名不见将转的末流妾室,最终登顶权利的最高峰,成为了一代睥睨天下的“女强人”。

  芈字的本义是羊的叫声,芈姓据说源出于上古的火神祝融,周成王时芈姓的熊绎受封,建立楚国,所以楚国公室是芈姓熊氏,芈姓下面还分出很多氏,如屈(名人如屈原)、景、昭等。在上古的贵族圈,姓是用来界定血缘的,而氏用来区别贵贱、辈分,能显示小宗从大宗里分出去的时间、封号和封地。

  上古的贵族姓,和芈并列的,还有姒(夏王族姓)、子(商王族和宋国姓)、姬(周王族姓)、姜(国姓)、嬴(秦国姓)等,同姓诸侯国之间不能结婚,所以姬姓的鲁国和姜姓的齐国通婚,齐国的女子嫁到姬姓的郑国生了郑庄公,秦国的女子嫁到晋国生了晋襄公,楚国的芈月嫁给秦惠文王嬴驷,生了秦昭襄王嬴稷。

  秦国史上,嬴驷第一个称“秦王”,此君一即位,就车裂了变法的商鞅,并连续对外用兵,先后打败三晋、齐楚、义渠国,吞并巴蜀,可惜他四十六岁时英年早逝。

  芈月为嬴驷生了三个儿子,但她在后宫的地位仅是“八子”——秦国后宫分八级: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芈八子的长子嬴稷,十二岁就被送到燕国当质子,嬴稷赴燕后次年,秦惠文王就病死了,太子嬴荡继位,是为秦武王。

  芈八子的宫斗之路看来尘埃落定,注定是输家了,但她还是暗暗在朝廷中布下棋子,比如魏冉,此人是芈八子的母亲再嫁后所生,很有才干,受到文、武两代秦王的重用。

  说回秦武王,即位第四年,年轻的秦王荡打了胜仗后去洛阳参观九鼎,一时来了兴致,要举代表秦地的雍州鼎。“秦王举起雍州鼎”,这大概是一种行为艺术,可以抢一下头条,但举鼎是技术活,他一下不留神,被鼎落下来把脚砸烂,就这样伤重而亡。秦武王无子嗣,只好由弟弟继位。

  武王死讯传出,芈八子抢了个先手,第一时间将嬴稷接回秦国,并与魏冉内外协同,经过一连串出色的操作与交易,少年嬴稷登上秦王宝座,芈八子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迅速肃清了公室、后宫的反对势力。除了魏冉,她还从楚国接来亲弟弟芈戎,封为华阳君。

  虽然是太后,但芈月生理年龄并不老,她的情人中最有名的是义渠戎王,她甚至为其生了俩儿子。后来二人反目,宣太后诱杀戎王,发兵彻底灭了义渠国。这出连环美人计的成功,使秦国彻底称霸西戎,获得大量兵源和战马产地。宣太后晚年身边还有个男宠叫魏丑夫,她一度想让后者为自己殉葬,但考虑到那边已经有丈夫、情人,再去一个魏丑夫就太乱了,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据说,秦王嬴稷对落入赵国的和氏璧非常向往,甚至想用十几座城池换取,就与宣太后是楚国人有关——众所周知,和氏璧本就是楚国的国宝。

  芈月成为宣太后以后,长期处于寡居状态,因此她宠信一个叫魏丑夫的男人,而且在宣太后死后,要求魏丑夫陪葬。《战国策·秦策》记载:太后病,将死,发出指令说: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魏丑夫听说宣太后要让他陪葬很是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庸芮先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说不能。庸芮继而说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太后您恨之入骨。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认为庸芮所说有理,于是撤销了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旨令。

  还有太后的称谓,始见于她。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故范睢说秦王有独闻太后之语。其后赵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说。是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也。汉袭秦故号,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