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生活健康网新闻正文

经常便秘是应该如何回事

2018-04-01 02:17:14  阅读:586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幼斌

  经常便秘是怎么回事?经常便秘主要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态有关。

  1、饮食因素

  饮食过少,食物过精过细都容易导致便秘。如果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就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食物残渣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

  2、排便动力不足

  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也易引起便秘。这类人群因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留引起便秘。

  3、拖延大便时间

  一些人认为大便无关紧要,把它当做可早可迟的事,忽视定时排便的习惯。或因工作过忙、情绪紧张、旅行等,拖延了大便时间,使已到了直肠的粪便返回到结肠。或因患有肛裂或痔疮等肛门疾病,恐惧疼痛,害怕出血,不敢大便而拖长大便时间。

  4、水分损失过多

  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失血及发热等均可使水分损失,代偿性引起粪便干结。

  5、情绪紧张,忧愁焦虑

  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工作,或精神上受到惊恐等强烈刺激,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也会引起便意消失。

  通过以上这些介绍,相信你对经常便秘的原因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里提醒广大朋友们,发生便秘要及时治疗,不要以为忍一时风平浪静,其实身心舒畅健康才是最重要。

  儿童便秘是指发生于儿童的便秘,以大便干燥坚硬,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甚至秘结不通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引起儿童便秘的原因较多,可以概括为五大方面。

  一、饮食不足

  儿童进食量不多,消化吸收后肠道内残渣少,导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也可使大便干燥。此外,儿童饮食不足、喂养时间较久易引起营养不良,导致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了,又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重便秘。

  二、食物成分不当

  蛋白质含量多、碳水化合物含量少的食物在肠道内的发酵过程微弱,排出的大便较干燥。由于母乳喂养,幼儿的食物中纤维素少,因而易引起便秘。若是人工喂养,牛奶内酪蛋白及钙质比人奶多,类便中含有多种不能溶解的钙皂,则更易发生便秘。

  三、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缺乏按时大便训练,是儿童便秘的常见原因。另外,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的儿童,均易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

  四、体格与生理异常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小儿易引起便秘,但此类小儿还伴有其他表现。有的患儿出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此外,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神经等也能引起便秘。

  五、精神因素

  儿童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环境或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儿童便秘的原因有多种,家长朋友们要注意观察,发现儿童便秘要及时咨询医生,积极治疗,防止便秘困扰可爱的小朋友们。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在情绪紧张或受到刺激时,会出现便秘的状况,而当情绪恢复正常或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消除后,便秘也随之消失,排便恢复正常。可见,情绪与便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

  半个世纪以来,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从各方面对该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致认为不良情绪对便秘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事实也正是如此,各种原因的不良情绪均可引发便秘。

  有研究人员曾作过实验,他们用直肠镜长期观察人的乙状结肠,并有意识地使受试者产生忧郁、失望或愤怒、焦虑、反抗等情绪,这时他们发现受试者的肠蠕动受到抑制,乙状结肠发生痉挛(收缩)而使粪便滞留,反复如此便发生便秘。也有医学人员也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受试者产生恐惧、内疚和不满等情绪时,大肠蠕动增强,乙状结肠松弛,使人会即刻感到要大便甚至发生遗便,此时大便多不成型或稀水样,即发生了腹泻。临床上还发现,有的人因情绪紧张造成腹泻、便秘交替发生,这也是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对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作起着一定作用,在恐怖、失望情绪下,胃的运动与分泌甚至可能停止,肠蠕动呈抑制状态。长期的情绪变化,如工作紧张、忧郁焦虑、沮丧惧怕的情绪等,都能通过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而进一步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发生便秘。

  以上情况均说明不良情绪与便秘有着密切的关系,希望人们能有所警惕,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对于因情绪而产生便秘的患者,除给予安全性高的药物(如舒泰清)治疗之外,应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