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生活健康网新闻正文

疱疹性咽峡炎 应该怎样根治疱疹性咽峡炎

2018-04-04 17:08:09  阅读:176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郑元畅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常常在夏秋季节流行,发病原因有很多,那么你知道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原因到底是哪些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和预防,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 2、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

  3、疱疹性咽峡炎的检查诊断 4、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5、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治指导 6、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

  7、7款药茶缓解疱疹性咽峡炎 8、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偏方

  9、中医推拿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10、日常防治疱疹性咽峡炎

  11、远离疱疹性咽峡炎的8个好习惯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原体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当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刺激,使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1.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例如小的孩子没有鼻毛,阻挡不住空气中的粗糙异物。

  2.呼吸道粘膜柔嫩,容易受到各种刺激寒冷,刺激性气体等而发生充血,肿胀甚至炎症反应。

  3.呼吸道分泌出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不能充分杀灭入侵的病原体。

  4.呼吸道表面有一种带无数纤毛的细胞,这些纤毛好像一把大扫除的刷子一样,不断将吸入并粘附在呼吸道上的小颗粒如粉尘,病菌等向外清扫,排到喉头咳出,但小儿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因此“自洁”功能也就相对地差。

  人在生活中是要不断地呼吸以维持生命的,这样每天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细菌,病毒,有害气体,粉尘等,不可胜数,加上上述小儿呼吸道种种防御功能的不足,所以很容易发生各种急性呼吸道感染。

  二、发病机制

  病毒自鼻咽,口腔侵入至呼吸道及消化道局部黏膜,在黏膜上皮细胞,以及咽部或肠壁淋巴组织居留和增殖,病毒由原发灶经淋巴通道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进入血循环产生病毒血症,到达全身各脏器,引发各种病变。

  最近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细菌和病毒进入小儿呼吸道从而引起疾病发生。所以,学龄前的小朋友要注意卫生,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呆在室内也要注意通风换气。

  平时,我们时刻要注意预防此病,勤洗手,没事不要到公共场所去,屋子里多通风换气,另一方面,加强锻炼也非常重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小儿的抵抗力,提升免疫力。如果发现孩子有感冒症状时,不要自己随便吃药,要到医院进行确诊。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却变成了温室的花朵,一经风吹雨打便会生病。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孩子越来越少地接触“地气”。那什么是地气呢?地气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在哪?怎样让孩子接触地气?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下!

  什么是地气

  地气为中医名词,有饮食五谷之气的意思。古语有云:位仙者,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方能长寿。这里所说的天地之灵气便是指天气和地气。另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由此可见天气和地气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现如今,孩子们都生活在了钢筋水泥之中,根本不知道何为地气,更不可能得到地气的滋养。长此以往,孩子的木气升发,便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中医五行学说中将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并认为五脏中的肝属于木。《红楼梦》第八十三回中说道:“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五脏中肝脾不适定会影响人的健康,对于孩子则影响其生长发育、诱发各种病症的发生。

  地气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孩子接地气而得木性,便能茁壮成长。

  中医养生重在养木气,木气得当敷和,便可达到生气最旺,从而达到生长的最佳状态。木气的休养与地气相关,因为土为地,无土难以养木,孩子若接地气,便能够得木性,沐阳光从而升木气。

  另一方面,春天也对应五行中的木,所以春气通肝,若在立春之后,于天气好的情况,带着孩子踩地气,便可使肝胆之气(木气)更为蓬勃。

  如何让孩子接地气

  接地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天气晴朗、温和的时候,带着孩子去公园。因为厚棉袜和布鞋具有透气性,更利于接地气,所以建议给孩子们穿上厚的棉袜或者布鞋在公园的土地上行走。

  接地气要有泥土——地气,从字面上理解,必与土相关,又因土养木,所以接地气靠厚土,然后便可的木性生木气。

  接地气要有阳光——万物生长,向阳而生,人类也不例外,阳光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中要作用。接地气更需阳光,只有这样木气方能上升。

  结语:接地气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所说的高冷,不食人家烟火,其是为地之灵气。地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这种城市化极强的社会中。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各位爸爸妈妈能够定期带孩子外出接地气,从而让孩子茁壮成长。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毫米以下,1~5日内愈合。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

  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据观察,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经正规抗炎治疗一周左右即可治愈。疱疹性咽峡炎作为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

  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但家长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病起病急,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

  如果孩子抽搐,在迅速送往医院的同时,家长可以掐住患儿的人中穴,不断呼喊患儿名字,同时要防止孩子在抽搐时咬伤舌头。

  抱孩子的姿势一定要正确:首先要松开孩子的衣领,让头偏向一侧,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呼吸顺畅,千万别仰头抱孩子,影响孩子呼吸。

  人在生活中是要不断地呼吸以维持生命的,这样每天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细菌,病毒,有害气体,粉尘等,不可胜数,加上上述小儿呼吸道种种防御功能的不足,所以很容易发生各种急性呼吸道感染。

  因此,疱疹性咽峡炎症状和感冒类似,因而发生误诊也是常有的事。即使是经验在丰富的医生,也有发生误诊的可能性。平时要拒绝哪些污染严重的环境,对不洁净的空气要尽可能地远离。

  寒冷冬天外出要记得脸部保暖,防治鼻腔被冷空气刺激。做好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对于儿童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们保护孩子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可忽视。

  疱疹性咽峡炎的检查诊断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取咽部疱液或粪便,经组织培养或接种于乳鼠可得致病病毒,同时可取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进行特殊的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或血凝抑制试验,以助确诊。

  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主要是发生在婴幼儿群体。它的发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导致,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

  近几年来,临床上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依据非常准确,治疗起来也非常有效。

  及时患有此病,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 。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疱疹性咽峡炎系好发于儿童的特殊发热性疾病。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

  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

  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

  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在疱疹性咽峡炎的鉴别诊断方面,注意与一些口腔有水疱的病毒性疾病区别。

  因为这些疾病有共同的相似的症状,有些甚至完全相同,这给我们确诊疾病和针对性治疗无疑带来了难度。

  诊断的正确与否是治疗疾病的关键,错误的诊断带来的结果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做好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是关键。

  疱疹性咽峡炎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

  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已一般无全身症状。

  柯萨奇A组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在症状方面,不同的个人表现也不完全相同,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病情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定。任何疾病的治疗都要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最佳的方法和手段,才是维护健康的一项根本措施。

  等到疾病发生了以后再去想到治疗,治疗起来就难上加难了。

  鉴别诊断

  1.疱疹性口腔炎,其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

  2.复发性口疮和贝氏(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且一般无全身症状。

  3.柯萨奇A组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

  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如今,家长对于孩子可以说是过度关爱,有些甚至是溺爱,孩子感冒发烧,得了小病小灾家长就乱了方寸,非常着急。

  其实,疱疹性咽峡炎作为一种常见疾病,没有那么可怕,关键是对症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普通感冒。发病后,起初孩子会发高烧,胃口不好。

  慢慢出现咽部红肿、出现小泡,破溃后痊愈。孩子还会表现出烦躁、哭闹、流口水、轻微腹泻、不愿吃饭,或吃热饭菜时哭闹等。整个过程持续5—10天,平均7天。

  西医治疗

  1、采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病变部位涂擦2%金霉素甘油或1%甲紫,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2、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为防止继发感染及缩短病程,可肌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常静脉给予抗生素联合应用激素。

  如青霉素800万U联用庆大霉素24 万U加地塞米松5mg静滴,或头孢唑林6~8g联用阿米卡星0.48g并加地塞米松5mg静滴,治疗效果好,一般无并发症。儿童用药量酌减。

  中药治疗

  此病效果显著,分内服及外用两类。应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常用药物如下。

  ①清热

  生地、连翘、金银花、淡竹叶、木通、生甘草、川石斛、山豆根、大叶青。

  ②降火

  黄柏、黄芩、黄连、石膏、知母。  ③养阴

  天冬、麦冬、熟地、元参、白芍、沙参、天花粉。

  此外,应用“红白散”外治也有一定疗效。其成分为:青黛30g、人中白12g、枯矾6g、冰片4.5g、牛黄0.3g,共研细末,局部涂匀,3~4次/d。预后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本病预后良好。

  疱疹性咽峡炎是潜伏在孩子身边的一个健康杀手,我们与其在并发后想尽办法来治疗,还不如及早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平时多住饮食和锻炼,多做好一些护理工作,就能避免此类疾病。

  预后

  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本病预后良好。

  疱疹性咽峡炎以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非常强,以空气为介质散发或传播。夏秋季为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它的主要侵袭对象为一至七岁儿童。

  这种疾病原体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最为常见。当然,一部分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

  当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刺激,使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预防措施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童夏季常见病,预防此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自洁”功能差。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