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丙型肝炎病毒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丙肝病毒,这种病毒会让我们的健康受到非常大的危害,而且此病毒的传染性也是非常的强,因此会使我们感到非常的头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丙型肝炎病毒有哪些特征,看看有哪些传播途径,看看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应该怎样治疗。
丙肝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了解丙肝的特性对于疾病的研究非常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丙肝病毒的特性,希望大家能够细心阅读。
生物学特性
形态培养
HCV病毒体呈球形,直径小于80nm(在肝细胞中为36~40nm,在血液中为36-62nm ),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含脂质的囊膜,囊膜上有刺突。HCV仅有Huh7, Huh7.5, Huh7.5.1三种体外细胞培养系统,黑猩猩可感染HCV,但症状较轻。
基因结构
HCV-RNA大约有9500-10000bp组成,5′和3′非编码区(NCR)分别有319-341bp,和27-55bp,含有几个顺向和反向重复序列,可能与基因复制有关。在5′非编码区下游紧接一开放的阅读框(ORF),其中基因组排列顺序为5'-C-E1-E2-p7-NS2-NS3-NS4-NS5-3',能编码一长度大约为3014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前体,后者可经宿主细胞和病毒自身蛋白酶作用后,裂解成10种病毒蛋白,包括三种结构蛋白,即分子量19KD的核衣壳蛋白(或称核心蛋白,Core)和两种糖蛋白(分子量为33KD的E1蛋白,分子量72Kd的E2蛋白),p7编码一种膜内在蛋白,其功能可能是一种离子通道。
非结构蛋白部分则包括NS2,NS3, NS4A,NS5A和NS5B,非结构蛋白对比病毒的生活周期非常重要。NS2和NS3具有蛋白酶活性,参与病毒多聚蛋白前体的切割。此外,NS3蛋白还具有螺旋酶活性,参与解旋HCV-RNA分子,以协助RNA复制,NS4的功能尚不清楚。NS5A是一种磷酸蛋白,可以与多种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对于病毒的复制起重要作用。而NS5B则具有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参与HCV基因组复制。
变异性
HCV具有显著异源性和高度可变性,对已知全部基因组序列的HCV株进行分析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并表现HCV基因组各部位的变异程度不相一致,如5′-CR最保守,同源性在92-100%,而3′NCR区变异程度较高,在HCV的编码基因中,C区最保守、非结构(NS)区次之,编码囊膜蛋白E2/NS1可变性最高称为高可变区。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急性临床型和无症状的亚临床病人,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一般病人发病前12天,其血液即有感染性,并可带毒12年以上。HCV主要血源传播,国外30-90%输血后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输血后肝炎中丙型肝炎占1/3。此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如母婴垂直传播,家庭日常接触和性传播等。
输入含HCV或HCV-RNA的血浆或血液制品,一般经6-7周潜伏期例急性发病,临床表现全身无力,胃纳差,肝区不适,1/3病人有黄疸,ALT升高,抗HCV抗体阳性。临床丙型肝炎病人5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部分病人会导致肝硬及肝细胞癌。其余约半数病人为自限性,可自动康复。
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仍未十分清楚,当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或干扰肝细胞蛋白合成,可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表明HCV直接损害肝脏,导致发病起一定作用。但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免疫病理反应可能起重要作用,发现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一样,其组织浸润细胞以CD3+为主,细胞毒T细胞(TC)特异攻击HCV感染的靶细胞,可引起肝细胞损伤。
临床观察资料表明,人感染HCV后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力很差,能再感染不同 ,甚至部分病人会导致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其余约半数病人为自限性,可自动康复。
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这是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献血员和血液制品进行传播。
2、垂直传播
主要指的是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携带丙肝病毒的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将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
症状
丙肝患者很大一部分没有任何症状,慢性丙肝患者甚至可以在20年间没有任何明显症状。
丙肝潜伏期一般为1.5-2个月,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便出现肝炎的常见症状,有疲乏、身体 无力、食欲减退、部分可出现黄疸等症状。
丙肝患者右上腹部感觉不舒服、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少数丙肝患者伴低热,轻度肝肿大,有些患者可出现黄疸。
少数丙肝患者体重减轻、肌肉关节疼痛,睡眠不好。
患者肝功能指标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自己和社会的接触,对以后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弊端,那么大家知道社交恐怖症表现为什么吗?社交恐怖症能治好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社交恐怖症吧。
如果自己比较自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朋友一定要大胆的与人交流,这样有利于克服这种心理疾病。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
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例如:将两脚平稳地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下,每天这样做二、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害羞使人呼吸急促,因此,要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
在聚会与人交谈的时候,可以手里拿着一样东西,比如笔或者本子之类的,这样能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学会毫无畏惧地看着别人,并且是专心的。当然,对于一位害羞的人,开始这样做比较困难,但你非学不可。试想,你若老是回避别人的视线,老盯着一件家具或远处的墙角,不是显得很幼稚吗?难道你和对方不是处在一个同等的地位吗?为什么不拿出点勇气来,大胆而自信地看着别人呢?
有时你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你的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的缘故。假若你能经常读些课外收籍、报刊杂志、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你就会发现,在社交场合你可以毫无困难地表达你的意见。这将会有力地帮助你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注意事项
一般社交恐怖症
如果你患了一般社交恐怖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你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观察你的每个小动作。你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你会尽可能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你从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你的权利。
特殊社交恐怖症
如果你患了特殊社交恐怖症,你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你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
尽管如此,你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怖。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怖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楞在当场。
社交恐怖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
恐惧症的临床表现
很多人都不了解恐惧症的一些临床表现,本篇文章将会给你介绍恐惧症的临床表现,这些表现将会因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境况而有一些不一样的表现。了解这些临床表现将有利于对恐惧症的预防和避免。
治疗
通过饮食进行治疗
丙肝的治疗需要长时间调养的,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这也是治疗丙肝的一种有效方法,患者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这对于肝脏的修复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要特别注意要适量,因为过高的营养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对此患者一定要谨记。
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丙肝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在用于治疗丙肝的药物主要是一些抗病毒的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的复制,因而可以降低丙肝病毒的传染性,但是这些药物对于患者身体的副作用也是比较大的,因此,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通过中药进行治疗
治疗丙肝的时候是可以用一些中药,最常见的就是车前草,黄芪,松柏,当归,白术西洋参,金银花,决明子等,丙肝的治疗措施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可以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治疗。
预防
1、夫妻生活要注意
专家介绍,性传播丙肝的机率比较低,但是当有多个性伙伴时,感染的机会随之增加。同样,感染艾滋病与其它性传播疾病的机率也会增加。为了自身的安全,应提倡单一伴侣,避免不洁的夫妻生活。
2、远离高危行为
很多爱美人士喜欢穿耳洞、割双眼皮、抽脂等,这些创伤性或皮肤黏膜损伤性美容项目,如果器具未经严格消毒,都有可能感染上丙肝;另外,吸毒、纹身也会增加罹患丙肝的风险。因此,预防丙肝应远离这些危险行为。
3、预防母婴传播
专家表示,夫妻如果计划要小宝宝,在怀孕前双方都要做一次丙肝病毒标准物检查。如果在母亲进入围产期时查出阳性,也要尽可能地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婴儿出生后2-6个月,要检查两次HCV-RNA,预防母婴传播。
4、实行高危筛查
专家称,有大量输血史,特别是在1993年前接受过输血者;反复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共用注射器者;与丙肝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密切接触者;介入性诊疗者如内窥镜、牙科器械都是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这几类人群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测。
5、确保安全输血
很多朋友都知道,丙肝主要是经血液传播,血液来源不清或者采用非法途径获得的血,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查,那么感染丙肝的危险性就大大增加。需要输血者应采用正规血液中心供应的血液和血制品。
6、一人一针一管
预防丙肝,还要注意医疗器械需一用一消毒,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尽量避免共用、多次使用注射器。输液、注射、穿刺等均有可能传播丙肝病毒,一定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杜绝注射器反复使用,确保一人一针一管。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内容了,想必大家在看完之后应该对丙型肝炎病毒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知道了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了解了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措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好的习惯,这样才能不被疾病所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