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双手放置在脖颈两侧,就能感受到脉搏的跳动,那个地方就是劲动脉。它的责任重大,负责向大脑,输送血液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如果它出现了故障,大脑会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对脑组织形成极大的伤害,可能导致中风、偏瘫等严重后果。
资料显示,我国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存在颈部动脉问题,其中颈动脉斑块尤为突出,它已经成为了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隐形杀手,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
劲动脉斑块又被称作劲动脉粥样硬化,是指颈动脉血管中沉淀了过多的油脂之类的“垃圾”,它们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这会阻止血液向大脑中的正常输送,斑块也会造成动脉某处出现破裂,形成血栓,这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那么,当劲动脉斑块出现时,有哪些早期症状呢?
最轻微的表现为头痛、头晕的出现,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昏厥,当一侧或两侧的肢体出现麻木、行动障碍;视力出现模糊,甚至短暂性失明;说话变得不利索,甚至出现失语的情况时,一定要当心了,这极有可能是颈动脉斑块导致的并发症状。
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有效地预防颈动斑块的出现呢?
1、规避危险因素
资料显示,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人群患有颈动脉斑块的可能性远高于常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积极规避这些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高油脂、高糖的食物,保持口味的清淡,减少食盐的摄入,这可以有效的避免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的出现;此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的体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在之内。
2、改善生活习惯
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抽烟、酗酒、消极情绪、都会增加劲动脉斑块出现的可能,因此,一定要对旧习惯进行改善。及时戒烟,减少饮酒,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积极调整心态,避免长期陷在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及时找到排泄压力的出口。
3、定期检查
颈动脉斑块越早发现,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防患于未然的最有效方式是定期的进行体检,去医院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方便快捷,可以清晰的了解颈动脉的健康状况。
颈动脉是一条连接大脑的重要通道,它的任何异样都会给身体带来无法估量的损伤,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对它的保养。
本篇文章版权归三九养生堂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说到肝脏疾病,你可能想到肝炎,的确,肝炎是第一肝病,而仅次于肝炎的,则是脂肪肝,目前,中国人患脂肪肝,越来越多,其正在威胁健康。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听说,一个人过于肥胖,会患上脂肪肝;经常喝酒,也会患上脂肪肝。那么对于脂肪肝,你了解多少,脂肪肝应如何保健?
什么是脂肪肝?
多种原因,导致肝细胞中脂肪堆积过多,引起了病变。目前脂肪肝,已经影响到健康。
脂肪肝仅仅属于一个统称,根据不同症状,出现的脂肪肝,需要引起注意,那么脂肪肝,有哪些分类呢?
肥胖型脂肪肝
肥胖,引起的脂肪肝,需要引起注意,主要是肝脏内脂肪堆积时间长,影响到了体重,三成到五成患者,是肥胖型脂肪肝。特别是肥胖患者,容易出现脂肪肝病变。当然,在控制体重、饮食之后,脂肪肝能得到相应缓解。
酒精性脂肪肝
嗜酒如命的人,每天不喝酒,感觉不舒服。却不想,长期嗜酒如命,会影响到肝脏,造成酒精肝。在研究中显示,每天饮酒100g,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增长十多倍。
糖尿病脂肪肝
出现糖尿病,我们会说血糖高,其实,50%有脂肪肝。这是因为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引起了脂肪病变。
药物性脂肪肝
是药三分毒,药物吃多了,也会造成脂肪肝,药物中化学物质,抑制蛋白质合成,形成了脂肪肝。
一些降脂药物,也会干扰脂蛋白,形成了脂肪肝。
脂肪肝看似是一个独立疾病,却会演化为全身病变,例如,引起酒精中毒,形成了酒精依赖症,出现了胰腺炎、周围神经炎、贫血舌炎、肝硬化等。
当然,任何病症的出现,最好的方式,还是预防保健,那么,对于脂肪肝,应该如何保健呢?
合理饮食
饮食,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一日三餐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均衡。摄入优质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
合理运动
运动,同样讲究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剧烈运动,慢跑、散步、乒乓球,这些方式最好,循序渐进增大运动量,能加强脂肪消耗。
保持好心情
情绪,你要学会控制,不宜暴怒、气恼、紧张等,做到劳逸结合,让你有好心情,心情好了,肝脏健康,脂肪肝远离你。
这就是关于脂肪肝描述,脂肪肝是什么、脂肪肝分类、如何保健,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多重视,科学保健,让身体更健康。
本篇文章版权归三九养生堂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小脑是我们身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脑萎缩的症状有哪些呢?患上小脑萎缩的人还有办法康复吗?那么小脑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怎样预防脑萎缩?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小脑萎缩的症状
1.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小脑萎缩的首要临床表现。患者不能独自站立,会出现摇晃、站不稳的现象。一般不能单腿站立;步态蹒跚,行走时两腿远分,左右摇摆,双上肢委曲前伸如将跌倒之状;辨距不良,动作易超越方针,越接近方针震颤越明显,书写时哆嗦,笔迹不规则,写字越来越大。
2.小脑性构音障碍
吟诗样语言,表现为言语缓慢,发音冲撞、单调、鼻音。是由于发音器官如口唇、舌、咽喉等肌肉共济失调所致。
3.眼球运动障碍
小脑萎缩早期患者可表现为辐辏障碍及眼外肌运动障碍。可有双眼粗大震颤,少数患者可见下跳性眼震、反弹性眼震。
4.肌张力减低
主要见于急性小脑半球病变,在慢性病变时较少见。但某些小脑萎缩的病例可见渐进性全身肌力增高,可出现类似震颤麻痹的情况。
5.非运动性表现
包括认知与语言功能障碍,一些证据表明小脑与精神疾病相关,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及成瘾行为等。
小脑萎缩的治疗方法
进行中医临床分型。通常情况下会把脑萎缩分为肾精缺乏型、气血亏虚型、痰蒙脑窍型、瘀阻脑络型四型。然后根据临床分型,再挑选穴位和治法,建立医治计划。针灸推拿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辨证理论。
(1)针灸
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同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补泻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开通脑窍,促进脑萎缩患者康复的目的。
1、肾精不足型以补益肾气、益精填髓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百会(或四神聪)、太溪、命门、肾俞
配穴--关元、脾俞、复溜、阴陵泉
针刺方法:百会平刺,勿提插,多捻针、留针;关元可用灸补法;余穴均用补法。
2、气血亏虚型以补益气血、养血健脑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脾俞
配穴--肾俞、胃俞、关元
针刺方法:关元可用灸法或温针灸,余穴以补法为主。
3、痰蒙脑窍型以健脾化痰、益脑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丰隆、脾俞、神门
配穴--曲池、百会、阴陵泉、风池
针刺方法:脾俞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4、瘀阻脑络型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风池、太冲、血海
配穴--百会、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针刺方法: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上述针灸选穴是临床选穴的根本辅导准则。在实践施治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准则,灵敏选用,以达最佳医治作用。别的,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用头针医治,如有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用运动区;共济失调者可选用平衡区;言语障碍者可根据言语障碍的类型分选言语区(言语Ⅰ区、言语Ⅱ区、言语Ⅲ区);有感觉障碍者,可根据感觉障碍的部位挑选相对应的头针感觉区;有震颤者,还可选用舞蹈震颤区。当然还可运用时刻针灸,守时开穴施治,采用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守时开穴进行针灸将可在选穴少的情况下,获得较为杰出的效果。针灸医治,每天1次,每周医治6次,歇息1天,患者身体有其他发热、感染、血液病、软组织损害等不宜针灸者可暂停针灸。
(2)推拿
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肢体或穴位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使脑萎缩的肢体功能和其他功能的障碍得以恢复。
对于脑萎缩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肢体功能障碍,推拿部位则以头面部为主。头面部采用的推拿施治手法主要有: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若患者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则同时要求做肢体推拿,上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拿上肢、滚上肢内外侧面,点揉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等穴,摇上肢肩、肘、腕、指关节,捻指,拔伸手指,搓上肢,抖上肢等;下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滚下肢内外侧面,拿下肢,点揉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等穴,拔伸下肢,摇下肢髋、膝、踝关节,抖下肢等。腰背部可选用滚法,擦法,拍法,点揉背俞穴、华佗夹脊穴等手法。另外,对于小儿患者还可采用捏脊,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根据症候的虚实,选用脾经、肾经、心经、肝经、肺经的补泻手法进行对证施治。
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由推拿医师直接给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破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脓毒血症等推拿禁忌症者禁用推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