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患者也有呈年轻化的趋势,尤其在假期之后潜伏着很多糖尿病的发病危机。如果患了糖尿病,可以吃糖吗?
适当运动提前预防是契机
医院内分泌科的医师告诉记者,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血糖过高而患病,而导致高血糖的因素很多,在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作用障碍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时,血糖会升高。
另外,感冒或流感等疾病、情绪的波动过大、摄入的糖分过多、运动量不足和生活饮食不规律等等都可能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每到寒冷的冬季则会病情加重,而到气候温暖的春夏之时则病情好转,其原因是由于冬季气温低,人们的室外运动相对减少,进食品种单调,进食量相对增多,导致血糖一时难以控制而诱发并发症。
因此,医师提醒,冬季人们要注意适当增加室外运动,尽可能预防,不要到得病时才知道后悔莫及。
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医师告诉记者,目前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原来接诊的患者大都为中老年人,现在的年轻病人也越来越多,“记得有一个患者才20多岁,并不是遗传性糖尿病。她长期生活在高压中,饮食、生活方面都不规律,这种种因素也是导致病人年轻化的诱因。”医师说。
为此,医师建议,人们平时生活要规律,适当放松。而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克制,不要吃得太丰盛;切忌大量饮酒或空腹喝酒,白酒不能喝,红酒只能喝少量干红,不可喝葡萄酒;少吃牛肉羊肉;在药物方面,要坚持服药和注射胰岛素,切忌擅自停药,更不要觉得血糖暂时稳定就可以搁置用药。
医师特别强调,如果患者感觉到身体有不适的情况,包括:吃不下东西、恶心、呕吐等等,都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讳疾忌医,以为自己休息一下就会没事,而耽误病情最佳的治疗时间。
避免吃“糖”误区
很多人都认为有糖尿病就不能吃糖,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思想。
医师告诉记者,糖是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糖尿病人也必须吸取糖分来补充能量。糖又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主要指葡萄糖、果糖等;双糖主要指蔗糖、乳糖等,而淀粉、膳食纤维等是多糖。一般外界所说的“糖”其实指的是白糖、红糖、果汁、巧克力等一系列单糖,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糖尿病患应该少吃为妙,因为这些食物食入后吸收较快,使血糖升高明显;而多糖食物糖尿病人就可以摄取,膳食纤维就是多糖,包括燕麦、荞麦等,同时淀粉也可作为热量的主要来源,多糖淀粉食用过后不会使血糖急剧增加,而且还有饱腹感,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糖尿病是富贵病,也是需要终生服药药物治疗的,我们可能知道糖尿病病人是不可以吃甜食的,其实不然,糖尿病病人也是可以适当吃一下甜食的,但是必须注意几点。
如果糖尿病患者对甜食有需求,可把甜味剂作为其正常膳食的一部分。蔗糖、果糖、玉米甜味剂、浓缩果汁、蜂蜜、麦芽糖和各种糖醇等甜味剂全都产生能量,在计算能量摄入时必须把它们包括在内。
黄疸是一种疾病,通常发生在新生儿身上,患上这种病要及时的治疗,避免情况更糟糕。但是病理性黄疸症状是怎样的呢?我们如何去判断是否患了病理性黄疸症状呢?病理性黄疸原因是什么,病理性黄疸怎样治疗比较好。
近日,有一对父母,他家的宝宝在出生的时候黄疸很严重,当时家人以为会自动消退,但是没想到反而加重了,发展成了病理性黄疸。
据父母介绍,宝宝出生时有较严重的黄疸,当时医院建议住院治疗,可他们没有听从医生的意见。直至出生后第7天,黄疸不但没消退,反而加重了。这时,他们才把宝宝送到当地一家医院治疗,可宝宝的胆红素达到400多μmol/L,已经发展成了病理性黄疸。
症状体征
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保健院医生介绍,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生理性黄疸比较普遍,症状也比较轻,无需治疗会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比较严重,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
“黄疸在孩子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严重的话就可能引发核黄疸,核黄疸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医生介绍,核黄疸的临床表现是在重度黄疸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症状,早期可出现凝视、瞬目、嗜睡、呼吸节律不整、吸吮反射消失、肌张力低、惊厥等症状,重者可出现角弓反张、发热,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多数会留下后遗症,脑性瘫痪即为其后遗症之一。
“新生儿黄疸一定要重视,如果发现小孩黄疸加重很快或者几天仍不见减退一定要来医院就诊检查,及时治疗,避免核黄疸的发生。”医生说。
提醒: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一般来说,不需要特别担心,正常情况下两周就可以消退。但黄疸如果加重或几天后仍不见减退,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诊,以免发展成病理性黄疸甚至核黄疸。如果真的发生核黄疸,出院后一定要到小儿神经康复科去检查评估,尽早做康复训练。对于黄疸比较重的哪怕母乳性黄疸,如果是足月儿,但是胆红素超过15毫克/分升,如果黄疸指数超过12毫克/分升,这样的孩子要考虑是不是用一些退黄药,适当喂一些葡萄糖水。如果这个值没有超过诊断值又没有特殊的病史,孩子黄的不是很严重,呈逐渐减轻的趋势,如果纯母乳喂养的孩子,若三周四周还不退,也可以停三天母乳,喂奶粉。但是停母乳的这几天妈妈每隔两三个小时把母乳挤出来一次防止回奶。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新生儿肝炎等疾病是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不管是那种疾病能够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很可能发展为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产生损伤甚至可以致死的“核黄疸”,一定要加强预防和治疗。
1、某些原因(先天性代谢酶和红细胞遗传性缺陷)以及理化、生物及免疫因素所致的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发生贫血、溶血,使血内胆红素原料过剩,均可造成肝前性黄疸。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
2、由于结石和肝、胆、胰肿瘤以及其他炎症,致使胆道梗阻,胆汁不能排入小肠,就可造成肝后性黄疸。常见疾病包括: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胰头癌、胰腺炎、胆管或胆囊癌。
3、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吉尔伯特(Gilbert)病及Dubin-Johnson二氏综合征引起的黄疸和新生霉素引起的黄疸,都是肝细胞内胆红素结合障碍、胆红素代谢功能缺陷所造成的。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进食占总能量12%~38%的蔗糖对血糖无不利影响,原因可能在于该类食物升糖指数较低。果糖及米糖醇等在机体吸收和代谢中不需要胰岛素,因而对血糖影响不大,可用于替代蔗糖或葡萄糖等食物。但过多蔗糖、果糖或糖醇摄入可能对血脂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提倡食用这类甜味剂。
糖尿病人适合吃的食物
一般来说,糖尿病人可以常吃小米粥。含有丰富的磷、钙、铁、硒、锌、镁等元素,可调节血糖水平,利尿降压。还有荞麦饼、玉米粥、赤豆粥、大麦粥、豆腐、豆腐脑、豆腐丝、麦麸饼、燕麦片、煮玉米笋、黑芝麻糊、黑豆饼、烤黄豆、煮白扁豆、绿豆饼。
蔬菜对血糖的影响较小(淀粉类蔬菜除外),因蔬菜含丰富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另外,洋葱、甘蓝、西红柿等还含有生物类黄酮,其为天然抗氧化剂,能维持微血管的正常功能等。提倡糖尿病患者多食用蔬菜。还有苦瓜,所含苦瓜皂甙被称为“植物胰岛素”,有明显降糖作用,尤其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此外,海带、紫菜、煮扇贝、清蒸鳝鱼、煮蚌肉、清炖黑鱼、海蜇皮、炖泥鳅、煮田螺、清炖鲫鱼、清炖鲢鱼、煮牡蛎、炖青鱼、清炖黄鱼、清炖草鱼等海产也会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温馨提醒
糖尿病的饮食虽然需要较为严格的控制,但是并不是说病人一点甜食也不能吃,实际上病人是可以适当的吃一点甜食的,尤其是水果类能够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所以在平时适当的吃一点水果是可以的,只是要适量。
糖尿病饮食应遵守的几个原则
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而糖尿病对于患者的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那么具体有什么糖尿病患者有什么饮食原则与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就餐。比如冬季天气寒冷,老年人外出活动减少,饮食就要适当地调整,减少能量摄入;春季气温回升,户外活动增多,饮食就可能会适当地增加。这样才能维持能量的平衡。
2、讲究营养素的分配,合理选择食物:这里要分清两个概念,即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人们的饮食习惯是长期养成的,要改变这种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有些食物虽然病人很喜欢吃,但由于血糖指数或血糖负荷很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要加以限制。
3、日常饮食要限盐、限油:糖尿病患者很多合并高血压,而盐摄入过多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盐的摄入不能超标。脂肪的摄入不宜过高,一般按总能量的20%~30%供给,不宜超过30%.动物性食品含饱和脂肪酸多,因此要适量。
4、均衡膳食,缺一不可:为了保持健康,人体需要摄入各种营养素,每种各有其营养优势,食物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主食、蔬菜、肉类、蛋类、奶类、水果一样也不能少。
5、控制总能量:肥胖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糖友控制体重尤为关键。要减轻体重,就要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确诊糖尿病后半年,应减少体重5%~10%.只有体重达标以后,血糖、血脂才能得到改善。
结语: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糖尿病饮食的相关知识,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大家在日常的饮食中多加克制,按时吃药,就不会有太大的健康隐患,因此为了控制病情,大家一定要遵守这些饮食原则。